文章轉貼

本文引自 :
廣告人 賴治怡 Kleiner Fisch’s 部落格 http://www.kleinerfisch.com/blog/
2008/05/06 恭喜奧美以中文長文案作品獲得Clio入圍 
我害怕閱讀的人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害怕閱讀的人。
就像我們不知道冬天從哪天開始,只會感覺夜的黑,越來越漫長。

我害怕閱讀的人。
一跟他們談話,我就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
我所擁有的內涵是什麼?
不就是人人能脫口而出,遊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嗎?
像心臟在身體的左邊。春天之後是夏天。美國總統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但閱讀的人在知識裡遨遊,能從食譜論及管理學、八卦週刊講到社會趨勢,
甚至空中躍下的貓,都能讓他們對建築防震理論侃侃而談。
相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世代的錄音機:過氣,無法調整。
我最引為傲的論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書架上某本書裡的某段文字,
而且,還是不被螢光筆畫線註記的那一段。

我害怕閱讀的人。
當他們閱讀時,臉就藏匿在書後面。
書一放下,就以貴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閃耀。
舉手投足都是自在風采。讓我明瞭,閱讀不只是知識,更是魔力。
他們是懂美學的牛頓。懂人類學的梵谷。懂孫子兵法的甘地。
血液裡充滿答案,越來越少的問題能讓他們恐懼。
彷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習慣俯視一切。
那自信從容,是這世上最好看的一張臉。

我害怕閱讀的人。
因為他們很幸運:當眾人擁抱孤獨、或被寂寞擁抱時,
他們的生命卻毫不封鎖,不缺乏朋友的忠實、不缺少安慰者的溫柔,
甚至連互相較勁的對手,都不至匱乏。
他們一翻開書,有時會因心有靈犀,而大聲讚嘆,
有時又會因立場不同而陷入激辯,有時會獲得勸導或慰藉。
這一切毫無保留,又不帶條件,是帶親情的愛情,是熱戀中的友誼。
一本一本的書,就像一節一節的脊椎,隱隱的支撐著閱讀者。
你看,書一打開,就成為一個擁抱的姿勢。
這一切,不正是我們畢生苦苦找尋的?

我害怕閱讀的人。
他們總是不知足。
有人說,女人學會閱讀,世界上才冒出婦女問題,
也因為她們開始有了問題,女人更加讀書。
就連愛因斯坦;這個世界上智者中的最聰明者,臨終前都曾說:
「我看我自己,就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塊光滑的小石頭,就覺得開心。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面對的,還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沒有盡頭。」
讀書人總是低頭看書,忙著澆灌自己的饑渴,
他們讓自己是場開的桶子,隨時準備裝入更多、更多、更多。
而我呢?手中抓住小石頭,只為了無聊地打水漂而已。
有個笑話這樣說:
人每天早上起床,只要強迫自己吞一隻蟾蜍,
不管發生什麼,都不再會害怕。
我想,我快知道蟾蜍的味道。

我害怕閱讀的人。
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
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甚至連打敗我的意願都沒有。
我如此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的榜樣是偉人,
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還是一個,我遠不及的成功者。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
而我已經是一個成年的人。
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智慧的人。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能避免我要經歷的失敗。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懂得生命太短,人總是聰明得太遲。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
我害怕閱讀的人,

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轉貼文章

改造城市,不能只靠外國品牌


主講/孫正華;整理/史書華;攝影/邱劍英】

近年來,北京聚集了很多世界級的建築師。北京希望藉由建築,讓一個城市快速地現代化,也藉由像建築這樣大型的雕塑藝術品,讓一個城市去被討論和關注。

這樣的案例從古根漢美術館在西班牙畢爾包設立分館開始,建築在功能之外,開始被視為資產,能當成某種地標,去促進觀光、城市行銷。當建築的意義已經不止於實用性質,建築成為藝術與讓人停留的原因。

當我們去巴黎觀光,去凱旋門、巴黎鐵塔、羅浮宮,除了天然景觀外,我們都是在看建築。每個時代蓋的房子,都是當時文化的縮影。例如巴黎西側「新凱旋門」(La Defense)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當代建築,1989年完工,概念是與舊凱旋門遙遙相望的新建築。當你站在新凱旋門的中間點,即與舊凱旋門在同一軸線,當時建築師的想法現在看來依然很酷。

台灣有沒有屬於自己文化的建築?

看到北京的變化,最近我在《風格時代》中與台灣建築師簡學義談到台灣現況。台中古根漢博物館曾找Zaha Hadid設計,沒有實現;現在台中大都會歌劇院也找伊東豐雄來設計,這些建設的用意其實和北京很像,期望藉此增加城市的國際曝光度。

從本地建築師的角度,台中古根漢的案子之後,台灣逐漸增加很多國際競圖的案子,當然是件好事,國際案的預算較本地競圖案高出多倍、創意伸展的空間大出許多,本地建築師也可以自由參加競圖,不過最終的結果當然還是以外地建築師獲選為主。

建築是城市象徵的一部份,大家決心要建立某種文化時,卻仰賴國外的品牌,而不將機會與金錢用來培養本地的品牌,長時間看來絕對是種隱憂。

北京較不擔心這樣的問題。他們在地的文化建築已累積千年,像故宮、圓明園、天壇等,在這個時刻找了國際大師、引進國外的建築,正可在新舊之間平衡。

台灣現況是地標性的建築已不足,當開放國際競圖、希望引進國外建築師,把錢花在國外的品牌上引起話題時,我們留給自己的觀點在哪裡?

或許未來在制度上可以出現較仔細的分配,留固定比例讓台灣建築師來負責。好比日本,自己的建築或美術館一定是給日本籍建築師。給本地人機會,才能在某一天培養出自己的品牌。

安藤忠雄來台灣造成旋風,這現象的出現,更說明品牌可以被培養。台灣有沒有大師,當他們在外地時能像安藤來台灣一樣受歡迎?

建築是在地生活的一部份

安藤旋風,也透露出台灣開始意識到建築文化。但欣賞建築,並不是要去研究或者特別花時間關注。因為它就在我們的生活裡,是下一代成長的養分。

美學觀察,在這個時代已是文化競爭力。當建築是文化的展現時,台灣未來的大型建築,應該要更有特色、更有我們的在地觀點。也許一切正在起步,但能在這個時機選擇改變,正剛好。

孫正華,輔大織品系畢業。1998年起先後主持MUCH TV《流行追蹤》、TVBS-G《流行前線》、ET TODAY《摩登玩家》等電視及廣播節目,也曾擔任《C’est moi》、《東西名人》等雜誌編輯、顧問。現任年代MUCH台《風格時代》節目主持人。

轉貼文章

建築是文化軟實力
2008-07-12 中國時報 【季鐵男】

 最近注意到文創法案有「建築設計產業」的名目,排列在十幾種文化產業項目之中,乍看起來理所當然;但是認真去想,要讓建築設計成為台灣的文化軟實力,困難不只是千萬里之遙,同時還有重山峻嶺橫亙其間。

 台灣在二戰後的工業化過程中,蓋房子的技術來自工業學校的日本老師與美援時代的外籍土木工程教授等人的傳授,「建築」和「土木」常混在一塊兒學;當時,雖然也有少數留學歐美的菁英前輩,受過藝術化的建築教育,他們似乎沒起什麼作用。至今,建築界的工會組織還是以專業工程師的角色自居。影響所及,在建築師資格考試中,建築設計一科仍停留在過去工程技術時代的模式,反應出開發中國家的落後現象,不僅阻擋了優秀的人才,並且否定了建築設計的根本價值。

 現在,人們想到「建築」,常常和房地產連在一起。實際上,台灣的國民住宅已轉移給財團與金主去操作,大量的住宅設計是根據開發者的私人意志與商業判斷,不少建築師的確是在房地產市場中混口飯吃;學生在學校裡學的仁義道德,出社會馬上會被一筆勾消,造成建築教育的信心危機與惡性循環。近年來,台灣的民主化變遷使得公共建設的公開比圖比以前透明化,年輕一代稍微多了點其他的機會,不過,不合時宜的建管法令規章藏在另一端的暗處,像羅漢抓小鬼那樣看待建築設計的創意。

 在公部門方面,營建署和建管處算是主管「建築工程」的單位,文建會或文化局只能管「古蹟保存」、「社區營造」、「閒置空間再利用」等等表面上和文化有關係的事務。其實,老舊房舍的修復與更新往往是工程技術與法令的問題,而新建公共設施或公有建築物反而有社會文化與環境方面的難題。未來「建築」領域是否能被重新認識,轉換到不同的行政軌道,對於建築設計的發展影響深遠。目前,原台中酒廠是唯一被指定為「建築、設計與藝術中心」的文化創意園區,但是,在組織架構上隸屬於文化資產管理處,可說是牛頭不對馬嘴。

 由於文化產品必須透過閱聽媒介,如書籍、雜誌、電影或電視、音聲、廣告等等介面傳播,英文作為世界性的共通語文,在先天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除了CNN、BBC、好萊塢等傳聲筒之外,英美又長期經營屬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設施,包括學術研究期刊、大學教科書、傳送影片與3D動畫為主的第二代網際網絡等等。其他的後進國家想要依樣畫葫蘆,然後搶到一杯羹,並不容易。

 在商業社會裡,獎勵措施是吸引人們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的原因之一。由於粥少僧多,像北歐那樣對藝術文化工作者一律給與補助;或是像西歐一些國家,先普查登錄所有相關的個人或單位,再考慮如何雪中送炭的方式,在台灣可能知易行難。而選擇性的融資或補助容易變成錦上添花,或在促銷附和俗見的既成品。至於減免稅負一途,將引來一些挾著資本的投機客或假文化人,掛羊頭賣狗肉,混淆文化創意的方向。這些負面作用會大大削弱我們的競爭力,值得注意。

 不少國家常針對全球數量龐大的年輕族群,設計出他們喜愛且買得起的東西,以換取大把鈔票。但是,也有政府重視營利之外的文化政策,來規範文化創意產業。在挪威,所謂文化創意產業不是要外銷到國外賺錢,政府的補助款主要是用於高品質的本土影音製作,尤其是為了本國小孩子能接觸到內容清新的電腦遊戲等等,可謂明智之舉。

 因此,我想台灣的建築設計品質要提昇,以公共利益為前提的建築教育必須放在先導的位置,同時,政府應該帶領房屋營建技術與材料的研發與整合。此外,若能設置一個非營利的建築中心,認真面對日益複雜的建築、都市與環境問題,主動研擬全方位的因應對策,以作為建築設計創意扎根的養份。如此持續努力經營十年,台灣當改頭換面,領先華人地區。

 (作者為挪威柏根建築學院兼任教授)